鉢山餘霞閣記
清 梅曾亮
江寧城山得其半。便於人而適於野者,惟西城 鉢山,吾友陶子靜偕群弟讀書所也。因山之高下為屋,而閣於其巔曰餘霞,因所見而名之也。俯視花木,皆環拱升降,草徑曲折,可念行人若飛鳥度柯葉上。西城 淮水縈之,江自西而東,青黃分明,界畫天地。又若大圓鏡,平置林表,莫愁湖也。其東南萬屋沉沉,炊煙如人立,各有所企。微風擾之,左引右挹,綿綿緡緡上浮。市聲近寂而遠聞。
甲戌春,子靜觴同人於其上,眾景畢現,高言愈張。子靜曰:「文章之事,如山之出雲,江河之下水,非鑿石而引之、掘渠而異之者也。故善為文者,有所待。」曾亮曰:「文在天地,如雲物煙景焉,一默存之間而遁乎萬里之外。故善為文者,無失其機。」管君異之曰:「陶子之論高矣。後說者於斯閣亦有當焉。」遂書以為之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