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氏藏書樓記
清 姚鼐
(傑據《惜抱軒全集》北京 中國書店一九九一年版錄入,參以陳耀東注譯《方苞劉大櫆姚鼐散文選》香港 三聯書店一九九○年版整理。)
上大夫好古,能聚書籍者多矣,而傳守至久遠者蓋少。唯鄞 范氏 天一閣書,自明至今,最多歷年歲。國家修《四庫書》,取資范氏以助中祕之藏,海內稱盛焉。
余家近合淝,聞合淝 龔芝麓尚書所藏書,亦至今未失。其家專以一樓庪(傑按:刻本誤作「
」 ,今逕改。)之,命一子弟賢者,專司其事。借讀入出,必有簿籍,故其存也獲久。聞范氏之家法,蓋亦略與同焉
遊雁蕩記
清 方苞
(傑據劉季高校點《方苞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錄入,參以《續修四庫全書》集部第一四二○冊《望溪先生文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 咸豐元年戴鈞衡刻本整理。)
癸亥仲秋望前一日,入雁山,越二日而反(傑按:同「返」。),古蹟多榛蕪不可登探,而山容壁色,則前此目見者所未有也。鮑甥孔巡曰:「盍記之?」余曰:「茲山不可記也。」
永、柳諸山,乃荒陬中一丘一壑;子厚謫居,幽尋以送日月,故曲盡其形容。若茲山,則浙東西山海所蟠結,幽奇險峭,殊形詭狀者,實大且多;欲雕繪而求其肖似,則山容壁色,乃號為名山者之所同,無以別其為茲山之巖壑也;而余之獨得於茲山者則有二焉。
登泰山記
清 姚鼐
(傑據《惜抱軒全集》北京 中國書店一九九一年版錄入,參以陳耀東注譯《方苞劉大櫆姚鼐散文選》香港 三聯書店一九九○年版整理。)
泰山之陽,汶水西流;其陰,濟水東流。陽谷皆入汶,陰谷皆入濟。當其南北分者,古長城也。最高日觀峰,在長城南十五里。
書老子傳後
清 方苞
(傑據劉季高校點《方苞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錄入,參以《續修四庫全書》集部第一四二○冊《望溪先生文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 咸豐元年戴鈞衡刻本整理。)
太史公傳老子,著其國焉,著其邑焉,著其鄉焉,外此無有也;著其氏焉,著其名焉,著其字焉,著其諡焉,著其官守焉,外此無有也;著其子焉,著其孫焉,著其孫之玄來焉;於其子孫玄來,仍著其爵焉,著其封焉,著其仕之時與國焉,著其家之地焉,外此無有也。蓋世傳老子,多幻奇荒怪之跡;故特詳之,以見其生也有國邑、鄉里、名字,其仕也有官守,其終有諡,其身雖隱而子孫世有封爵、里居,則眾說之誕,不辨而自熄矣。
轅馬說
清 方苞
(傑據劉季高校點《方苞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錄入,參以《續修四庫全書》集部第一四二○冊《望溪先生文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 咸豐元年戴鈞衡刻本整理。)
余行塞上,乘任載之車,見馬之負轅者而感焉。古之車,獨辀加衡而服兩馬。今則一馬夾轅而駕,領局(傑按:通「跼」。)於枙,背承乎韅,靳前而靽後。其登阤也,氣盡喘汗,而後能引其輪之卻也。其下阤也,股蹙蹄攢,而後能抗其轅之伏也。鞭策以勸其登,棰棘以起其陷;乘危而顛,折筋絕骨,無所避之,而眾馬之前導而旁驅者不與焉。其渴飲於溪,脫駕而就槽櫪,則常在眾馬之後。噫!馬之任,孰有艱於此者乎?
遊豐臺記
清 方苞
(傑據劉季高校點《方苞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錄入,參以《續修四庫全書》集部第一四二○冊《望溪先生文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 咸豐元年戴鈞衡刻本整理。)
豐臺去京城十里而近,居民以蒔花為業,芍藥尤盛。花時,都人士群往遊焉。余六至京師,未得一造觀。戊戌夏四月,將赴塞門,而寓安之上黨,過其寓為別。曰:「盍為豐臺之遊?」遂告嘉定 張樸村、金壇 王篛林、余宗弟文輈、門生劉師向,共載以行。
逆旅小子
清 方苞
(傑據劉季高校點《方苞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錄入,參以《續修四庫全書》集部第一四二○冊《望溪先生文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 咸豐元年戴鈞衡刻本整理。)
戊戌秋九月,余歸自塞上,宿石槽。逆旅小子形苦羸,敝布單衣,不襪不履,而主人撻擊之甚猛,泣甚悲。叩之東西家,曰:「是其兄之孤也。有田一區,畜產什器粗具,恐孺子長而與之分,故不恤其寒饑而苦役之,夜則閉之戶外。嚴風起,弗活矣。」余至京師,再書告京兆尹,宜檄縣捕詰,俾鄉鄰保任而後釋之。
逾歲四月,復過此,里人曰:「孺子果以是冬死,而某亦暴死,其妻子、田宅、畜物皆為他人有矣。」叩以吏曾呵詰乎?則未也。
左忠毅公逸事
清 方苞
(傑據劉季高校點《方苞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錄入,參以《續修四庫全書》集部第一四二○冊《望溪先生文集》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 咸豐元年戴鈞衡刻本整理。)
先君子嘗言: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。一日,風雪嚴寒,從(傑按:同「縱」。)數騎出,微行入古寺。廡下一生伏案臥,文方成草;公閱畢,即解貂覆生,為掩戶。叩之寺僧,則史公 可法也。及試,吏呼名至史公,公瞿然注視;呈卷,即面署第一。召入,使拜夫人,曰:「吾諸兒碌碌,他日繼吾志事,惟此生耳。」
先母行略
清 方苞
(傑據陳耀東注譯《方苞劉大櫆姚鼐散文選》香港 三聯書店一九九○年版錄入整理。)
吾母姓吳氏,先世莆田人,後遷京師。外祖諱勉,為名諸生,貢成均,知同、光二州,同知紹興府事。以直節忤其地權貴人,罷官,流轉江、淮間。於吾宗老塗山所,見先君子詩,因女焉。
吾母生而靜正,誠意盎然,終身無疾言遽色。五、六歲時,外祖每曰:「吾宗衰,此女乃不為男兒。」遇經、史中女事,必為講說。及歸先君子,不及事姑,或語及先王母,輒哽咽欲淚。前母姚孺人遺女二。次姊少桀傲,母呴濡久而悔悟,勉為孝敬。
獄中雜記
清 方苞
(傑據陳耀東注譯《方苞劉大櫆姚鼐散文選》香港 三聯書店一九九○年版錄入整理。)
康熙五十一年三月,余在刑部獄,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。有洪洞令杜君者,作而言曰:「此疫作也。今天時順正,死者尚希(傑按:通「稀」。),往歲多至日數十人。」余叩所以,杜君曰:「是疾易傳染,遘者雖戚屬不敢同臥起。而獄中為老監者四,監五室,禁卒居中央,牖其前以通明,屋極有窗以達氣。旁四室則無之,而繫囚常二百餘。每薄暮下管鍵,矢(傑按:通「屎」。)溺皆閉其中,與飲食之氣相薄;又隆冬,貧者席地而臥,春氣動,鮮不疫矣。獄中成法,質明啟鑰。方夜中,生人與死者並踵頂而臥,無可旋避,此所以染者眾也。又可怪者,大盜積賊,殺人重囚,氣傑旺,染此者十不一二,或隨有瘳。其駢死,皆輕繫及牽連佐證法所不及者。」
遊媚筆泉記
清 姚鼐
(傑據《惜抱軒全集》北京 中國書店一九九一年版錄入,參以陳耀東注譯《方苞 劉大櫆 姚鼐散文選》香港 三聯書店一九九○年版整理。)
桐城之西北,連山殆數百里,及縣治而迤平。其將平也,兩崖忽合,屏矗墉回,嶄橫若不可徑。龍谿(傑按:同「溪」,下同。)曲流,出乎其間。
以歲三月上旬,步循谿西入。積雨始霽,谿上大聲漎然。十餘里,旁多奇石、蕙草、松、樅、槐、楓、栗、橡,時有鳴巂。谿有深潭,大石出潭中,若馬浴起,振鬣宛首而顧其侶。援石而登,俯視溶雲,鳥飛若墜。復西循崖可二里,連石若重樓,翼乎臨於谿右。或曰:「宋 李公麟之『垂雲沜也』。」或曰:「後人求公麟地不可識,被而名之。」石罅生大樹,蔭數十人,前出平土,可布席坐。南有泉,明 何文端公摩崖書其上,曰「媚筆之泉」。泉漫石上為圓池,乃引墜谿內。